巴西足球网
标题:
中超的造血功能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石球迷
时间:
2012-10-30 22:43
标题:
中超的造血功能在哪里?
今天看到一组数据报道,中超联赛俱乐部平均年投入接近日本球会,远高于K联赛俱乐部投入。我一直认为,足球投资是一个烧钱的投资,有投入才会有产出,且有着远高于投入的几倍的回报。俱乐部战略已经有当初的小米步枪,逼迫到过亿的核级竞赛。而所标配的中超公司的造血功能,必须与时俱进,有一个匹配的长远发展大计,官方点说叫与俱乐部同呼吸,共发展。而现实情况,恒大叫的响亮,而中超这个品牌实至不名归。北京国安都能叫的招商会都能叫到2亿规模,试问中超冠名叫这个数有多大的底气?而设计中中超这个品牌应该更具品牌资产,至少应该在短时间内具备亚洲第一联赛的号召力和品牌资产。
而中超的造血功能在哪里?今天先从赛制和人才入手谈起:中超目前的赛制已趋于合理,已经接近欧洲标准化赛制,上有为亚冠资格争夺,下有为保级火并。但是按照长远估计16支球队,按照目前的发展,还是有一些隐忧,比如中间集团的无欲无求如何解决?以恒大、富力、阿尔滨为首的大手笔投入球会如何抗争?我的设计是,人才和赛制挂钩。中超联赛未来5-10年内还是靠老将和外援竞赛,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总说培养梯队人才,但是有适合的人才,哪家球会,哪个教练敢用,中超还是一个讲成绩的竞赛体制,老板好面子,教练用成绩保合同,球员挣奖金。再析,中超也不是一个造星的职业联赛,日本远远走在前面,其其联赛慢慢走近造星的联赛,青年才俊纷纷登陆欧陆洗礼。唯有一种赛制和人才的捆绑造血机制,即但凡中游球会每年按成绩高低拥有引进优秀国内青年球员的鼓励政策。如果有这种政策实施,将有几大益处,第一中游球会不会无欲无求,会为了成绩继续和争冠和保级集团死拼,毕竟按照年终成绩排名第5-12名会有引进青年球员的不同优先政策,第二合理高水平有潜力青年球员的补充和交流,给了青年球员锻炼的舞台,上场的机会,不用总压抑在大球会中上不了场。第三有了对抗第一集团的资本。第四能够慢慢走向中超造星的功能。试想下,中超联赛如火如荼,真正这几年出了几个本土有能力实力的年轻前锋,郜林已经用了很多年,需要涌现出新生代的年轻才华球员。会有人追问,各俱乐部凭什么会把自己梯队的年轻球员转会或是拱手相让,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代培——即可以所属权归原俱乐部,中游引进的俱乐部只负责工资和奖金。其实走的路子和欧洲联赛建立的卫星合作俱乐部类似。可以尝试,可以推进。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