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日本球员集体惊艳德甲,中国足球能否从中受到启发?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石球迷
时间:
2012-10-1 02:30
标题:
日本球员集体惊艳德甲,中国足球能否从中受到启发?
本赛季德甲一个最明显的特色是日本球员的崛起,比如纽伦堡的清武弘嗣,法兰克福的乾贵士,霍芬海姆的宇佐美贵史等等,无不都在队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中国足球又能否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今天我们请到了日本足球专家rensenbrink 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虎扑足球:本赛季德甲有很多日本球员表现非常抢眼,清武弘嗣,乾贵士和宇佐美贵史等等,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这几名球员?
清武弘嗣(现效力纽伦堡)的成功有一定的时势造英雄的成分在。这位大分县本地人,年少时便进入了J联赛的大分三神的青训系统。但大分的u15与u18梯队在各类青年赛事中成绩平平。清武本人在日本u-16、u-18等年龄段的国家队层面中,也仅仅是个不起眼的边缘人而已。08年初入职业联赛,这位不足19岁的小将也不过是该赛季的J1强队大分的一个龙套替补而已。
到了次年,随着大分主力阵容迭遭伤病,清武弘嗣得到了较多的出场机会。本人也靠不俗的表现,得以在该赛季大分意外降级,人员大流失的大潮中,和队友上本大海、高桥大辅一同转会10年的J1升班马大阪樱花,能够继续征战J1。
加盟樱花后,清武弘嗣初始先后遭遇左膝软骨与右脚韧带的伤势困扰,世界杯之前基本只能在病床上看着队友香川真司在联赛中各类威武。世界杯之后香川真司的转会他投,给了刚伤愈的他一个机遇。而他也抓住机会,从此坐稳樱花的主力位置。之后就是帮助球队杀入联赛前3;进军亚冠;本人成为日本国奥绝对主力;入选国家队;伦敦奥运大放异彩;转会德甲这样一条顺利的职业快车道了。
如果当初大分没有伤病潮,他能否得到迅疾证明自己有立足J1实力的机会?如果当初香川真司没有转会,枯坐板凳的他是否会就此沦入平庸的大流?恐怕没人知道答案。
--------------------------------------------------------------------------------
乾贵士(现效力法兰克福)则是走的传统的校园足球的途径。05、06年之交,当时还是高二学生的他作为球队的主力左边锋,帮助才只是第2次打入全国高中足球大会正赛的滋贺县的野洲高中,一举夺得该年度的第84届全国高中足球大会冠军,上演了又一幕黑马夺魁的好戏。他本人也入选了该届大会的优秀选手名单。
不过就和当时的大势所趋一样,在面向07年世青赛的日本u19国家队中,占主流的仍旧是出身职业俱乐部系统的内田笃人、槙野智章、柏木阳介乃至跳级生香川真司这样的个中翘楚。少数高校系统出身者,也是来自流经大柏、泷川第二之类的老牌高校强队的林彰洋、森岛康仁等人更受关注。乾贵士仅仅是其中无关痛痒的点缀罢了。
之后的第85届全国高中足球大会,前一届的高三学长诸如楠神顺平、青木孝太等绝大多数的主力皆已毕业,乾贵士领衔的野洲也止步16强。不过乾贵士本人依然靠优异表现再度入选大会优秀选手之列。也为自己挣得了加盟J1老牌球队横滨水手的机会。
不过就和清武弘嗣一样,在横滨水手1年半下来,乾贵士的出场机会寥寥无几。为了寻求出场机会,08年夏天他租借加盟了当时在J2的大阪樱花。在这里,他终于踢上了主力,和香川真司共同出任中锋背后的影锋位置,表现不俗。只可惜樱花一度遭遇3连败,最后以1分之差排名第4,连升级附加赛资格都没能获得。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乾贵士08年J2赛季刚结束便被大阪樱花正式转会引入。次年初的亚洲杯预选赛对阵实力弱小的也门的比赛,又替补上场完成国家队处子秀,成为了又一位少见的在效力J2时完成日本国家队处子秀者。09年的J2,他和香川真司分列射手榜的第4与第1,充分显示了这对好基伴的个人攻击能力与默契的配合。而在香川真司转会德甲后,他和清武弘嗣、家长昭博,又组成了新的锐利的前场3攻击前卫组合,并帮助球队摆脱了香川真司依赖症,靠出色的攻击力,一路杀入10年J1前3。随后他的道路和清武弘嗣类似,只不过他是11年夏天先加盟了德乙的Bochum,经历1年德乙历练后再登录德甲。
--------------------------------------------------------------------------------
宇佐美贵史(现效力霍芬海姆)则与上述2人截然不同。他从小就深孚众望,早有大名。加入J1的大阪钢巴的青训系统后也是成绩斐然。06年14岁便获得高圆宫杯u-15大会冠军(日本少年赛事的最高荣誉)与最佳射手。07年作为初三学生跳级进入钢巴u-18梯队(跳级在这位天才的足球历程中,已然是家常便饭了),在日本俱乐部青年足球大会(职业梯队系统的3大青年赛事之一)决赛中破门,和诸多学长一同夺冠。同年还打入了高圆宫杯u18大会8强与J联赛青年大会4强,在日本u16国家队层面也获得著名的丰田国际青年足球大会冠军与最优秀选手殊荣。08年作为高一学生又在该年度J联赛青年大会决赛破门,帮助球队逆转夺冠。同年打入日本俱乐部青年足球大会4强。09年17岁便跃升入大阪钢巴成年队,并以17岁14天刷新了大阪钢巴的俱乐部最年少出场球员纪录。10年获得该年度J1最佳新人荣誉。但11年夏天租借加盟德甲巨无霸Bayern Munich打断了他一帆风顺的发展生涯。
在明星云集的德甲好莱坞,这个19岁的东方年轻人毫无机会。在走过场的欧冠小组赛末战中替补出场,刷新了欧冠日本球员最年少出场纪录,算是最大的亮点了╮(╯_╰)╭
如果他当初更谨慎一些,转而加盟德甲的中下游球队。是否会成长更快?这又是一个令人不由自主会产生的遐想。
总而言之,这3名球员的足球历程涵盖了日本高校与俱乐部梯队系统;J2与J1;德乙与德甲;联赛升班马与欧洲豪门;少年明星生涯与屌丝逆袭之路。也算是可以对日本球员管中窥豹了。德国特工:从在多特蒙德大红大紫的香川真司,到现在状态极佳的乾贵士,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日本球员能够极快地适应?
应该说,并不是所有日本球员均可以在德甲风生水起。从当初在Frankfurt表现平平的稻本润一、在Bochum的2年能从左脚脚趾伤到右脚韧带,养伤多过上场的小野伸二等前辈,到2010年世界杯后随日本球员登录德甲大潮先后来到德意志的矢野贵章、槙野智章等坑爹人物,在德甲的日本球员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但东方不亮西方亮,足够的基数下,总会有闪光的人物涌现出来。具体到个人。在德甲闪光的几位日本球员,从香川真司、乾贵士、清武弘嗣到早一些的长谷部诚、内田笃人等,都是属于比较善于用脑踢球的球员。扎实的技术基本功,搭配不俗的战术意识。使得这几个踢球若弈棋的球员,能够在各类局面下都尽可能的实现最优化。加上所踢位置也比较能够便利他们发挥,取得成功当不意外。
德国特工:虽然也有韩国球员孙兴民,具滋哲等人在德甲也逐步站稳了脚跟,但是始终没有日本球员这样风生水起,你认为日本球员有什么特点是区别于其他亚洲球员的吗?是精神上的还是竞技上的?
韩国球员虽然历史上涌现了车范根这样的德甲殿堂级外援,但韩国球员在德甲依然属于“珍稀动物”。进入21世纪后,加盟过德甲俱乐部的韩国球员依然屈指可数,而在日本球员自2010年世界杯后掀起登录大潮后,彼此人数对比更是完全不成比例。目前在德甲效力的韩国球员仅孙、具2人,而孙兴民还是年少便去德国,属于德国自身青训系统培养出来的优秀球员。样本量如此稀少,所得的结论恐怕也难免失于偏颇了。
至于日本球员在德甲的大潮,个人认为还要从另一个绿茵草坪之外的方面来观察:
德国足球界本来就与日本足球有着各类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统领Bayern Munich两夺欧冠冠军的德国名帅Cramer,早在1960年开始,就应日本足协邀请,对日本国家队进行技战术指导。釜本邦茂等一代名宿,均受益匪浅,并在68年奥运会一举夺得铜牌。64年Cramer回国之际,曾对日本足球建言数条,事后也证明多有裨益。这一系列功绩使得Cramer这位“日本足球之父”被列入日本足球殿堂中予以纪念。
另一位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创造了执教球队数量世界纪录的德国教头Rudi Gutendorf(此君91~92年间曾是徐根宝的那支国奥队的顾问,其间经过,根宝的回忆录里有详细记载),则是日本足球历史上第一位外籍俱乐部主帅。
J联赛诞生后,以浦和的Buchwald等人为代表,也有数位德国过气球星加盟J联赛。而Engels、Buchwald、Osieck、Littbarski等人,也都执教过J联赛俱乐部。其中,再婚时娶了个日本妻子的Littbarski,球员时代在德甲Koln效力时,和日本名宿奥寺康彦是队友,而当时他们的另一位队友,便是如今一手经办了自高原直泰、稻本润一、香川真司直至宇佐美贵史等绝大部分日本球员登录德甲转会的知名经纪人Thomas Kroth。当将这一条细线穿起来时,日本球员与德国足球的联系之密切,恐怕也不言而喻了。在这一坚实的地基上,长谷部诚、香川真司等人的成功,不过也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包括韩国足球,其实也有类似例子。车范根在德甲效力多年,人脉深厚,他出生在德国的儿子车杜里,也因此得以在高丽大学毕业后,便直接登录德甲,加盟父亲的老东家Leverkusen。而孙兴民能够在德甲青训系统受训直至学有所成,亮相德甲,也一样是德、韩2国足协官方合作之下的产物。只不过德国足球与韩国足球的关联总体依然不比日德两国足球界,因而在德国足球舞台登场亮相的韩国球员,也自然比而少之了。
德国特工:从这些打出来的球员看,可以说是清一色的中场球员。是日本足球特别容易培养出这种灵活技术出色的中场吗?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应该说,日本足球在身体素质允许的情况下,球员类型还是比较多样化的(指望东亚人中出Drogba这样的魔兽前锋或者Sol Campbell这样的后防黑铁塔,基本是异想天开了)。在德甲效力多年的长谷部诚昔日在浦和时的中场搭档铃木启太,便是素有“日本Makelele”之称的防守专家、组织不能。
同时,长谷部诚其实是一个值得细说的人物。这位出道于J联赛中德国色彩颇浓的浦和的中场好手,本是以出色的技术与上佳的盘带过人而闻名的“日本Kaka”。但来到德国后,被Magath强势改造成了中后场的万金油。好技术,搭配优异的体能(在J联赛时,他就有过数次比赛最后时刻依然体力充沛,轻松地完成长途奔袭的杰作),加上良好的战术服从性(如果遇上某些“个性球王”,多次改换位置从前腰甚至改打右后卫,恐怕直接开口草泥马了)。他的成功,其实更好地说明了用脑踢球、扬长避短、在现有条件下达成最优的意义。
而攻击型中场、边后卫等位置,相对来说,更适合日本球员在德甲扬长避短,发挥自己技术不错、战术意识强等优势。加上本就不小的人员基数,出现多个闪光人物,也不足为奇了。
德国特工:日本足球这种成功的输出模式,我们中国足球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刨去单纯竞技对抗层面的因素,个人认为,还有以下2点,或可为镜鉴
1) 很多球迷都津津乐道香川真司转会Dortmund时那仅35万欧元的费用。但甚少有人关注到,这不过是09年11月底,他在试图转会荷兰的3V失败后,和樱花所签署的新合同中所附带的条款(转会海外0转会费,35万欧元育成补偿金)。其余如冈崎慎司,和清水旧合同到期,2011年冬季转会自由转会德甲Stuttgart,一样按照相关法规办理,并无纠纷。
合同规范,遵约履契。使得日本球员无论转会哪里,交易俱乐部、球员自身都按部就班,甚少纠纷。而国内球员与俱乐部在合同上的各类纷争、扯皮,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涉及到留洋层面,同样不乏事例,如陈志钊与南昌衡源的肥皂剧。
试想一下,假如当初香川真司转会之时,和大阪樱花也就合同来这么一出,怕是也不会有后来的辉煌了。
其实,不光是涉及留洋与转会,足球本身的规范化。对中国足球,想必也将是有利无害。
2)如前所述的Thomas Kroth这样的经纪人,既同日本足球有渊源,又在德国足坛有一定的资源,从而便利了日本球员通过他的路子,大量加盟德国联赛。
事实上,中国足球也不是没有过类似情况。远如当年Bobby Charlton爵士牵线搭桥,年少的吴崇文与宿茂臻得以远赴Man Utd求学;再如当年Schlappner父子参与,古广明、谢晖等2代中国球员都得以顺利加盟德乙。与中国足球有渊源的国外足坛人士数量并不少,若能好好把握,未尝不是中国球员留洋的1条便捷途径。当基数累积足够,量变达到质变,相信终有中国球员群体闪光国外联赛之时。
附:德甲18支球队日本球员效力情况
拜仁:无
多特蒙德:无
沙尔克:内田笃人
斯图加特:酒井高徳,冈崎慎司
勒沃库森:细贝萌
门兴:无
纽伦堡:清武弘嗣
霍芬海姆:宇佐美贵史
奥格斯堡:无
菲尔特:无
美因茨:无
法兰克福:乾贵士
汉诺威:酒井宏树
不莱梅:无
汉堡:无
弗赖堡:无
沃尔夫斯堡:长谷部诚
杜塞尔多夫:无
该贴已经同步到
黄石球迷的微博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