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 k' p8 I& X4 }0 d8 k 过去由于乒超俱乐部在不少大城市乏人问津,为了维持俱乐部运转,不少球队都把主场设在了三线城市,甚至不惜远走他乡,把主场放在外省。上个赛季乒超男团只有8家俱乐部,但涉及的主场体育馆却多达36座。3 {/ C5 q# u. p* {9 r- Q0 _
% L/ P8 L% r5 ]$ |) b
就如上海乒乓球俱乐部,即便拥有王励勤这样的王牌球员,可他们主场设在上海的时候,连免费看球都乏人问津。俱乐部出于造血考虑,一度把主场放在了浙江,还曾经在山西打了几场球。# f5 i: z" E% T# c# c" z
* U# Y; s. T# @6 w( p0 Q7 ^ “包含球员的工资、差旅费、训练器材费在内,每年俱乐部的支出大概要500万左右,有些俱乐部甚至要上千万。”但大多数乒乓球馆却只能容纳5000人左右,要想在门票上有赢利就必须要高价售票,“但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受众本来就少,你再把票价抬高,看的人就更少了。”一位乒超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三线城市对乒超大都充满热情,会支付高额的承办费用。据了解,乒超一场普通联赛的主场承办权售价最低为15万元,如果是焦点赛事,加上央视直播,甚至能卖到30万元。这样算来,如果7个主场都卖掉,一个赛季也有100多万元的收入。这对于许多常年处于亏损状态的乒乓球俱乐部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8 J; E, W' S9 Z0 ~
+ J$ a% _% A) c
新赛季乒超也在试图遏制卖主场的现象。每支参赛队伍的7个主场必须控制在4个体育场馆内,而且其中两个必须保证在注册所在地。乒羽中心乒乓球二部部长卿尚林表示:“如果超过了4个,那么每个主场我们不但会取消拨发的承办费,还会对俱乐部进行10万元的罚款。”$ @+ e( {: S: r; j) L4 {, Q% _
* U2 h' U0 Z1 j+ o 没有一步到位遏制乒超俱乐部卖主场的举动,乒羽中心刘凤岩也给出了为了俱乐部考虑的解释,“如果硬性规定,固定主场也可以实现,但是那样俱乐部的损失就很大,因为他们卖不出票、赚不了钱。现在把主场放到二三线城市,可以赚到一两百万,既满足了当地观众的需求,也获得一些收益作为俱乐部的补贴。” ; y8 s$ D0 F, y3 I+ n7 D1 ?) p) G. ]5 r+ y 作者: 百度联盟 时间: 2012-9-28 22:03
十字路口的唯一选择 # q: e# z( r% _# G & R& P$ R5 V c 朱轶* D0 X( j9 }$ U& d
2 A9 U% l* e- }: p4 U6 f
从乒超联赛成立伊始,乒羽中心就有着不小的野心,打造“乒坛NBA ”更是他们的目标。然而,在经历了快速膨胀式的发展后,乒超联赛也遭遇了诸多困境。新赛季的史上最大的改革手笔也恰恰是乒超面临十字路口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然而要想令这个已经有12年历史的联赛更加健康地发展,只有尽快地完成真正的职业化。7 x' H4 w, d, f/ g5 M4 W% _
+ s7 i, O _) y7 A; b5 r0 r1 t
在新赛季乒超的新闻发布会上,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也承认现在的一系列改革只是为了让乒超更好地通往职业化。然而,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乒超俱乐部自身造血功能还很弱,主要资金依靠赞助商,谈不上体育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一些俱乐部几乎都没固定主场,年年到处“打游击”,球迷流失严重,不少俱乐部主场甚至免收门票也很难吸引观众。而三年前乒超酝酿的外国俱乐部加盟参赛也胎死腹中,原因恰恰也是乒超与真正的职业化联赛距离还不小。& e( X& k- w1 e: ?, z# M. u4 G
+ Z3 u8 ~2 h9 v" [3 ^# K% I" C4 P+ Q
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运动员,世界上最多的球迷群体,乒超联赛的尴尬却多少令人遗憾。中国正在尝试承担乒乓大国的责任,也抛出了“养狼计划”,但认知度、关注度上落后于CBA 、中超 的乒超却始终没有为这项运动争取更多的看点。如今,在CBA和中超不断改革,人气和商业价值逐步攀升,而排球联赛、羽超联赛又迎头赶上的背景下,乒超不知不觉中走上了十字路口。 9 u5 C( k0 J* @6 l8 }1 A6 m; U- N9 s+ N7 u Q) r4 V) J& H, N
球员归属权、赛制、转会和薪资等等一系列的大手笔改革带着一些迫不得已的痕迹,但多少也让人看到了这项联赛未来的一丝希望。随着新赛季的种种改革,球员对俱乐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会逐步提高,球员的薪资也更加合理。不少热爱乒超的人都和内蒙古银行俱乐部的总经理刘伟有着一样简单的想法:一定不要让赞助企业和球迷伤心地离去。但是联赛的非职业也在伤害着俱乐部和球迷。4 U3 x) A, j/ w$ g
: E) f" u& S5 c* m
像NBA等职业赛事,服装的赞助全部属于俱乐部,乒超则是包办。很多本应该属于俱乐部的权益没有下放:各主场位置最好、能被电视转播覆盖的20块广告板、4块地胶广告位归中国乒协所有,主场的布置和广告也有很多死要求。各个俱乐部苦不堪言的地方在于:运动员年薪一年比一年高,市场开发部分一年比一年少。于是俱乐部只能卖主场,伤害球迷。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在吞噬着这项赛事的生命力。 + [+ o; B- r# J9 @6 f8 Y# c, G . |# z# v. H4 c( r2 c' ~: q 乒超职业化已经成为乒乓人的共识,但如何尽快实现真正的职业化却是乒超迫在眉睫的事情。7 T X. A, x! f# W! `
9 R' e0 J( c' d8 N, i3 q1 m 德国的乒乓球联赛尽管比不上德甲 拥有数量众多的球迷和赞助商,却一直运转良好。它的架构和运作也值得乒超借鉴。德国乒乓球联赛分为男子甲乙级、女子甲乙级,还有乒协杯赛事,但只有男子甲级联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女子甲级联赛只是半职业联赛,男女乙级联赛都属于业余联赛。在德国乒乓球联赛中责权明晰,管理德国联赛的是德国乒协和职业乒乓球联盟,但乒协并不直接参与俱乐部的管理,俱乐部只要每年向德国乒协交纳三万欧元的注册费用,就可以不为联赛的事务性工作操心了。乒乓球联盟作为“权力机关”,负责管理一万多个注册俱乐部和七万多名运动员,并举办各级联赛、公开赛和邀请赛。与此同时,德国联赛的商业赞助也没有排他性,俱乐部可以尽一切力量多拉赞助。2 R& S5 r; Q0 G6 g1 t) O
6 x- P# T0 q+ _- Q# t
乒超已经走出了迈向职业化的第一步,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 {8 E d+ P7 `2 \4 z0 L \+ T